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内容
深圳兵支书朱玉兰:军旅“玉兰”绽放,香满军营和社区
发布时间:2021-12-15     阅读:1007次    

人物简介

朱玉兰,1975年出生,1994年入伍,1997年退役,现任职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甲岸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宝安区人大代表。她曾获“广东省人民调解先进个人”“宝安区三八红旗手”“宝安区五心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



军营熏陶成长  “玉兰”迎风绽放


1975年,朱玉兰出生在贵阳修文,父亲是一名上过战场的解放军战士。朱玉兰四岁多就随父亲南下茂名,和两个哥哥一起在部队家属院生活,从小接受军营文化熏陶。大哥和二哥相继入伍,受父亲和兄长的影响,1994年,朱玉兰决定报名参军,凭借自身过硬的素质,通过层层选拔,她光荣地成为一名战士。朱玉兰对部队的生活场景从不陌生,新兵训练很快适应,动作要领十分娴熟。有实力自然出类拔萃。正步、队列、内务,样样出彩,她很快在新兵连里崭露头角。“又是一个好苗子!”连队领导赞不绝口。


新兵训练结束,朱玉兰返回广州,在武警部队广东边防总队通信站报到。经过长达半年的通信兵技能和岗位训练,朱玉兰才真正成为通信兵。通信兵,用一句通俗的话来形容就是“机关兵”,每天8小时,3班倒。朱玉兰所在的“CALL台”更是重中之重的信息中枢,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必须高效、准确地上传下达连队信息。通讯录里1000多个号码、下属单位的番号、地理代码,都需要信手拈来。对于枯燥的数字记忆,没有捷径,只能靠勤奋,死记硬背。她笑称自己每天都在“圆周率”的世界里遨游。功夫不负有心人,1996年,朱玉兰在各项指标考核中名列前茅,并担任班长。


深圳开启梦想新纪元


1997年12月,朱玉兰退役回到茂名,供职于茂名市公安局刑警队。2001年8月,朱玉兰放弃公职,背着行囊来到宝安并在此扎根。她从宝民社区工作站临聘岗位做起,坦然面对从公职到临时工的心里落差。

两年后,她的工作能力得到大家认可,群众心里有杆秤,她被推选为社区支部委员。2008年5月,随着基层工作经验的日积月累,她再次晋升为宝民社区支部副书记,兼工作站副站长和居委会副主任。在这个岗位上,她一干又是7年。


2015年11月受到组织的肯定,朱玉兰进一步被提拔为文雅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工作站站长。仅用一年多时间,她将文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新安街道党建标准化模范。2018年1月,她调任甲岸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工作站站长。她把“明责思为,党建引领”作为工作的法宝。在积极调动居民群众、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治理方面,“出租屋隐患挂牌公示”这些举措成为全区推广的经验。



2018年,台风“山竹”袭来,部队的经历让朱玉兰敏锐地察觉到这次台风的危险性。她紧急召开党委会,即时成立抢险救援突击队,划片区、定目标,社区党员干部红马甲的身影随处可见。9月16日,台风登陆的当晚,在甲岸社区居住的一名孕妇临盆,拨打120急救后,救护车却因宝民一路及建安路多处被台风吹倒的大树阻断交通过不来。家属急匆匆到社区工作站求助。得知情况紧急,朱玉兰用对讲机召回巡逻车和3名同事,将孕妇送往医院。送医途中,倒伏的大树横在多个要道,车辆无法顺利通行。朱玉兰和几位同事一边清理路障,一边涉水推行,在狂风暴雨中把孕妇安全送到宝安区人民医院。这个感人的事迹在社区居民们口口传颂。她们把那个孩子称为“山竹宝宝”。


退役二十多年,朱玉兰把精力和感情倾注在宝安这片热土,矢志不移投身社区建设,永葆军人本色。朱玉兰说,从军经历是她一生的财富,部队的磨炼让她有较强的执行能力,敢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践行“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铮铮誓言。

Tags: 
图片推荐